2025年01月11日

特写 | 古典音乐是神给我们的礼物:基督徒剧作家分享四点如何进行圣乐鉴赏

作者: 王璐德 舒念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4月14日 09:35 |
播放

2021年4月10日,一场题为“圣乐鉴赏——让金色圣咏陪伴我们更加沉稳地穿越疫情起伏时代”的讲座举行,上海知名的基督徒民间剧作家姜原来受邀分享。

“欧洲古典音乐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他说到,当下有各种音乐类型,但是仍旧需要重视对古典音乐的欣赏,并且古典音乐中许多经典作品都有基督信仰的流露,对我们可以产生很好的滋养。

对于不少人不知道如何欣赏古典音乐的困惑,姜原来从四点进行了分享,并且现场他播放了多首古典音乐的经典作品,包括《少女的祈祷》等,一遍播放一遍跟着节奏与大家分享音乐中的起承转合和各种丰富的情感,令不少听众享受到古典音乐的美好内涵。

走出“古典音乐属于高雅艺术,不是人人都可以理解”的迷思

讲座开始,姜原来老师首先希望大家破碎一个关于欣赏古典音乐的迷思。他指出,大家普遍认为欧洲古典音乐属于高雅的艺术,不是人人都可以理解,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在古典音乐出现和盛行的那个年代,音乐会往往是露天举行的,很多普通民众也都去欣赏,比如在在维也纳古典音乐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

他总结说,想要进行圣乐鉴赏首先要改变我们固有的观念,其实人人都可以欣赏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可以帮助滋养我们的灵魂

姜老师分享到当下基督徒音乐的类型很多,最为熟知和流行的有4大类:牧者创作的音乐,比如历史上马丁·路德、查理·卫斯理创造了多首圣诗;乡村小调式的赞美诗,比如大家熟悉的小敏的《迦南诗选》;最近几十年兴起的城市流行音乐,比如凡口草创作的脍炙人口的《野地百合》、和西方古典音乐。目前在中国教会里面,比较流行的是第二、三类,在敬拜中也有不少牧者创造的经典赞美诗的使用,但对于古典音乐,反而重视的并不多。

而在欧洲古典音乐是数量最庞大、主题最丰富、品质最优良的一个亟需重视的宝贵资源,仿佛大地最丰富的一个矿藏一样,姜老师说在古典音乐最高峰的时代,有几十位杰出的作曲家涌现,多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把他们对于信仰的理解融入其中,包括门德尔松等人。而在这众多杰出的作曲家中,最卓越的有六位:巴赫、贝多芬、布鲁克纳、勃拉姆斯、莫扎特、穆索尔斯基。

这些卓越的作曲家创作了非常丰富的作品,蕴含了许多他们对于信仰和人生的理解,也充满许多对上帝的敬拜和赞美。姜原来提到著名的20世纪神学家巴特说到自己最感谢的就是莫扎特的音乐,常常给他很多安慰、鼓励和灵感。

姜老师说到,西方文化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认为文字常常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崇尚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和传达更多丰富的信息。

“(古典音乐)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要学会鉴赏的,”姜老师说,这些音乐可以让我们在享受的同时灵魂得到滋养。

进行圣乐鉴赏的四点心得

那么,如何进行圣乐鉴赏呢?一个从来都没有欣赏过欧洲古典音乐的“小白”该怎么入门么?

姜原来老师针对这些和许多人切身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四点分享:

1.大家要突破成见。要知道神的礼物是丰富多彩的,要学会倒空自己,让自己的器皿能够打开。

2.“不求甚解”。许多人总想从文字上看到很多说明才觉得可以理解,然后才可以欣赏。但是首先放轻松,不要寻求过多的解释,只要享受就可以了,用自己的听觉去感受,不要刻意追求语言文字的解释。

3.要循序渐进地入门。可以先从听几分钟的作品开始,也可以从柔板、慢板开始,还可以从歌颂大自然的作品、芭蕾音乐开始。

4.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作曲家。有的弟兄姐妹就从肖邦的作品入手比较容易,有的则很喜欢贝多芬的作品,在数十位杰出的作曲家中,一定有一款适合你,所以多听找到自己喜欢的作曲家。

一首《少女的祈祷》动人旋律背后的信仰故事

现场,姜原来老师带着大家播发共和欣赏了一些古典音乐的名曲,尤其是许多人熟知的《少女的祈祷》。他说到,这首曲目比较短小简单,所以很多琴童在练习钢琴时绝对少不了这个曲目,但遗憾的是,他看到很多琴童因为父母“鸡娃”的原因被迫不得不一遍遍技术性地弹奏这个经典曲目,但对其中蕴含的美好信仰却从不理会,所以他也发现许多钢琴名家对这一首曲目的弹奏让他很少有共鸣,反而是偶然听到一位基督徒姊妹的弹奏中感到对方弹出了这首曲目背后的精髓。

《少女的祈祷》(Maiden’s Prayer)是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夫斯卡的作品,她取材于自己的祈祷和信仰经历。她创作这首《少女的祈祷》时,还不到20岁,她不幸于27岁因肺炎离开了人世。姜老师分享说,巴达捷夫斯卡从小体弱多病,因此内心常常身处挣扎之中,而这首钢琴作品其实描写的就是她自己开始向神倾心吐意的祷告,并且在祷告中破碎自己错误的想法,走出挣扎重新得力的一个心路历程。

民间知名剧作家姜原来老师的简介

姜原来,上海人,曾去黑龙江偏僻乡村“插队落户”三年多,大学毕业后长期在政府和研究所从事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和野外环境科研等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基督徒,九十年代初进入民间文化基督教文化领域,先是协助其母创办闻名沪上的微型书店“马槽书店”,后主办被誉为当时“上海唯一大型民间公益文化沙龙”的马槽沙龙、与一批青年朋友创办“马槽剧社”、倡导“走进历史现场”在多地举办大量“马槽历史文化考察”——这些活动皆成为公共文化奇观。

常受邀在公共领域举办基督教文学音乐讲座、曾参与创办民工期刊、担任民工艺术团顾问,创办主持跨教派文化沙龙“广学沙龙”;其在各地神学院校的二十年大型讲学课程《文化与基督》成为许多院校“最受神学生欢迎的课程”(此课程内容整理的大型专著即将出版)。九十年代末开始创作,被认为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基督徒剧作家之一,人称“打地铺的剧作家”。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